遠離非法集資,拒絕高利誘惑
文章作者:南安農商行01文章發布時間:2023年06月15日
一、非法集資的定義
根據《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非法集資,是指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
非法集資行為需同時具備三要件:一是“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即非法性;二是“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即利誘性;三是“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即社會性。
二、非法集資的危害
非法集資不可持續,犯罪分子通過欺騙手段聚集資金后,揮霍、浪費、轉移或者非法占有,參與者很難收回資金,此外,非法集資嚴重干擾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極易引發社會風險。
三、非法集資的損失承擔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非法集資不受法律保護,參與非法集資風險自擔。
四、非法集資主要表現形式
(一)不具有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的真實內容或不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購、寄存代售、商家聯盟、“快速積分法”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二)不具有發行股票、債券的真實內容,以銷售原始股、虛假轉讓股權、發售虛構債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三)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實內容,以假借境外基金、發售虛構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四)不具有銷售保險的真實內容,以假冒保險公司、偽造保險單據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五)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假冒或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并在網上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技術等信息,虛構股權上市增值前景或許諾高額預期回報,誘騙群眾向指定的個人賬戶匯入資金,然后關閉網站,攜款逃匿;
(六)以委托理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七)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非法吸收資金;
(八)假借老年人投資項目進行非法集資,以投資養老基地、預售養老床位等項目為名,迎合老年投資人極其強烈的養老需求,以旅游考察為名將老年客戶誘騙至所謂養老基地、福利院進行參觀、游玩,描繪養老項目的未來,進而以預售養老床位等名義非法集資。
五、非法集資常見手法
一是承諾高額回報。不法分子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人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后,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人遭受經濟損失。
二是編造虛假項目。不法分子大多通過注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開展創業創新等幌子,編造各種虛假項目,有的甚至組織免費旅游、考察等,騙取社會公眾信任。
三是以虛假宣傳造勢。不法分子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聘請明星代言、名人站臺,在各大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發布廣告、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雇人廣為散發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制造虛假聲勢。
四是利用親情誘騙。有些非法集資參與人,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績,有時采取類傳銷的手法,不惜利用親情、地緣關系,編造自己獲得高額回報的謊言,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模不斷擴大。
六、防范非法集資注意事項
防范非法集資,需“四看”、“三思”、“等一夜”。天上不會掉餡餅,一夜暴富是陷阱!
(一)“四看”
一看融資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業營業執照,還要看是否取得相關金融牌照或經金融管理部門批準。
二看宣傳內容。看宣傳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擔保無風險、高收益、穩賺不賠”等內容。
三看經營模式。有沒有實體項目,項目真實性、資金的去向、獲取利潤的方式等。
四看參與集資主體。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體。
(二)“三思”
一思是否了解該產品及市場行情;
二思產品是否符合市場規律;
三思自身經濟實力是否有抗風險能力。
(三)“等一夜”
遇到相關投資集資類宣傳,不要盲目相信,先征求家人和朋友意見,拖延一晚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