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金融知識,守住‘錢袋子'”活動宣傳手冊(2018)
文章作者:建寧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文章發布時間:2018年05月30日
一、低凈值人群所需的基礎全融知識
低凈值人群可支配的資產較少,金融知識較缺乏,金融風險意識較低,缺少基本的投資理財意識及技能。因此,要普及基礎金融知識,使低凈值人群掌握基礎的金融技能包括符合其資產狀況及風險承受程度的投資理財技能,實現“錢袋子”的保值增值。
(一)人民幣知識。以“識別防偽特征,維護持幣利益”為主題,介紹人民幣防偽特征識別技巧、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票面特征、冠字號碼查詢為手段的假幣糾紛解決機制、小面額現金供應長效機制、小面額人民幣兌換程序等。
(二)存貸款知識。介紹現行存貸款利率狀況、計息規則,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情況等;針對低凈值人群的不同需求介紹個人住房貸款、汽車貸款、教育助學貸款、就業創業貸款的申請和使用,以及貸款、還款注意事項等內容。
(三)征信知識。介紹個人信用報告的概念、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如何擁有良好的個人信用記錄,如何保護個人隱私等。解讀征信領域熱點問題,培養社會公眾信用意識。
(四)支付結算知識。普及支付結算管理新規相關內容,如個人賬戶分類管理和轉賬規定等。介紹各種支付工具尤其是新型電子支付工具使用技巧、注意事項及使用風險。
(五)銀行卡安全用卡常識。介紹銀行卡個人信息安全保護
措施,金融IC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增強消費者個人金融信息風險防范意識,確保個人金融信息不受侵害。
(六)理財知識。介紹常見的個人理財工具和理財風險防范,培養低凈值人群的風險意識。普及國債和黃金投資知識,介紹國債發行和國債兌付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情況;介紹居民投資黃金的合法渠道,了解非法黃金交易活動主要形式及陷井。
(七)外匯業務。介紹個人通過電子渠道辦理結售匯業務和小額購匯業務的基本流程及風險點,披露地下錢莊等外匯違法活動的危害及打擊成果等,引導消費者自覺遠離和抵制外匯違法活動。
(八)金融消費者投訴咨詢、受理、處埋相關知識。介紹金融消費者與金融機構發生糾紛或爭議時,可以采取的協商、投訴、調解、仲裁、起訴等解決途徑。
二、各類低凈值人群所需重點普及的金融知識
不同類型的低凈值人群存在各自的固有行為特點和不同的生產生活狀態下所需的金融知識,要因人而異地制定差異性的金融知識普及方案,明確各類低凈值人群所亟需的金融知識普及要點。
(一)農民群體重點普及知識。征信知識、支付結算知識(重
點介紹助農取款、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識別非法金融廣告、
遠離非法集資、防范電信詐騙、防范銀行卡盜刷等知識。
(二)務工人員重點普及知識。征信知識、支付結算知識(重
點介紹支付工具尤其是新型電子支付工具使用技巧)、理財知識、
外匯知識、識別非法金融廣告、遠離非法集資、防范銀行卡盜刷、
防范電信詐騙、互聯網金融等知識。
(三)老年人重點普及知識。人民幣知識、存貸款知識、支
付結算知識、理財知識(重點介紹養老理財規劃)、識別非法金融廣告、遠離非法集資、防范電信詐騙、防范銀行卡盜刷等知識。
(四)青少年重點普及知識。征信知識、支付結算知識(重
點介紹支付工具尤其是新型電子支付工具使用技巧)、外匯知識、
識別非法金融廣告、遠離非法集資、防范電信詐騙、防范銀行卡
盜刷、遠離校園不良網絡借貸等知識。
(五)殘疾人重點普及知識。人民幣知識(重點介紹人民幣
防偽特征識別技巧)、征信知識、識別非法金融廣告、遠離非法集資、防范電信詐騙、防范銀行卡盜刷等知識。
三、低凈值人群面對常見非法金融活動的五步應對方法
近年來,老百姓“錢袋子”被戳破的事情屢屢出現,這些事
件主要集中在非法金融廣告、非法集資、電信詐騙、銀行卡盜刷
以及校園不良網絡借貸等。低凈值人群的金融能力和風險責任意識較弱,難以自覺遠離和抵制非法金融活動。因此,低凈值人群
選擇金融產品和服務時可通過勤學、多思、慎行、善改、明責五
步驟來增強自身的辨別能力,堅決遠離非法金融活動,守護好自
己的“錢袋子”。
(一)勤學。廣泛學習金融知識,提高自身識別非法金融活
動的能力。一是涉及非法金融廣告,應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廣
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了解互聯網金融基本知識,掌握常見非
法金融廣告類型及識別方法以及被非法金融廣告誤導的救濟途
徑。二是涉及非法集資,應明辨常見的線上、線下非法集資方式,
例如“金融互助為名的傳銷”“畸高年化收益率的P2P圈錢”“存單變保單”“銀行‘飛單’”“高額貼息攬儲”等。三是涉及電信詐騙,應了解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識別方法、防范和補救措施以及注意事項等,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郵包詐騙、冒充熟人詐騙、中獎信息詐騙、網購詐騙、電話欠費詐騙、退稅詐騙、假冒匯款或催還借款名義詐騙、虛構股票個股走勢詐騙、貸款詐騙、以“假車禍或摔傷住院”為名的詐騙、虛構綁架事實的詐騙、QQ騙、發送虛假招聘廣告詐騙、發送預測彩票信息詐騙、發布敲詐勒索信息詐騙等。四是涉及銀行卡盜刷,應掌握銀行卡、移動支付、個人信息保護等基本知識。五是涉及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應學習網絡借貸、助學貸款等知識和相關法規政策,了解和掌握合法助學信貸渠道。
(二)多思。多多思考,提高警惕,避免盲目、沖動地進行金融交易。涉及非法金融廣告,當金融廣告的收益讓人心動時,要思考廣告中的金融產品的風險在哪里,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有
多大。涉及非法集資,對高收益的誘惑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妄
想“天上掉餡仰”,對“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進行冷靜分析,避免上當受騙。涉及校園不良網絡借貸,要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想一想使用有害網絡借貸是否有能力償還高息,
是否會給自已帶來嚴重的影響,對不良網絡借貸應有抵制能力。
(三)慎行。規范自身金融行為,謹慎使用金融工具,避免自已陷入預先埋伏好的非法金融陷階中。涉及電信詐騙,不輕易將個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規的機構、網站中,網銀賬號、普
通社交賬號密碼要區分,密碼定期修改,謹防信息泄露。涉及銀
行卡盜刷,養成規范使用銀行卡、自我保護個人金融信息的良好
斗慣,正確使用和管理支付工具,防范銀行卡盜刷等不法侵害。
(四)善改。發現自身固有的行為偏差和錯誤交易習慣后,
要積極改正。金融消費者一旦發現或經人提醒自己參與到了非法
金融活動中時,要堅決停止。不規范的經濟活動蘊藏著巨大風險,
尤其是參與非法集資的金融消費者應認識到非法集資行為不受法律保護,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果斷退出。青少年也應果斷中止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防范校園不良網絡借貸對自己經濟、精神甚至是生命的侵害。
(五)明責。明確掌握自身在金融交易中應承擔的責任。金
融消費者在正常的金融交易中要樹立責任意識,明白其“自享收益”的同時,要“自擔風險”,因此,要自覺遠離非法金融活動,
避免盲目投資和沖動交易,承但正常的金融交易風險,提高自身
的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