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信:奮力推進“金融強省”建設,書寫“金融為民”新答卷
文章作者:省聯社辦公室文章發布時間:2024年08月14日
作者:中華合作時報 蔡 靚 通訊員:賴禮宣
編者按:
新時代、新征程,金融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發重要。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驅動新時代金融在高質量發展征程中激揚奮進、堅毅前行。
此前,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鮮明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強調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2024年2月21日召開的福建省委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深入實施金融強省戰略”,并對全省金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開啟了福建金融工作的新紀元。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福建全省“一盤棋”高位部署先行,金融機構務實舉措推進。
為探訪福建農信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新擔當、新作為,近日,《中華合作時報》深入八閩大地一線,調研福建農信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新舉措,記錄福建農信人書寫“金融為民”新答卷的新故事。
正文:
山海畫廊,人間福地。
經濟穩、干勁大、信心足……八閩大地正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作為農村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主力軍的福建農信,如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如何堅守“金融為民”初心、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貢獻更大力量?
福建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李衛民向《中華合作時報》介紹,福建農信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當前,正積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奮力推進“金融強省”建設,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福建農信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聚焦‘黨政所需、農村所缺、農民所盼、農信所能’,創新推廣‘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戰略工程,著力打造共享與普惠的‘鄉村振興市場共同體’,走好具有農信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為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聚勢賦能?!崩钚l民進一步指出。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福建農信涉農貸款超4800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超3600億元,涉農貸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市場份額均位居全省銀行業首位;連續四年在福建省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中獲評“優秀”等次,擦亮了“百年農信 百姓銀行”的金字招牌。
發力科技金融
為創新驅動加油助力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為備受關注的“熱詞”,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
福建農信長期以來對科技創新企業的“輸血賦能”,恰好與國家經濟發展方向“同向而行”,也呼應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首篇科技金融大文章的責任。
“每一次技術的進步、設備的升級,都意味著大量的資金投入。是福州農商銀行的貸款支持,讓我們有了研發新興技術的底氣?!备V菽翅t療器械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先生感慨道。
作為福建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代表,該公司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人工腎臟替代治療的研究與發展。然而,由于研發成本較高、資金投入較大,這家公司曾面臨收入增長、但利潤虧損的困境。
正當周先生焦灼之際,福州農商銀行的金融助理得知了公司的難處,主動登門拜訪,向周先生詳細介紹了該行的“專精特新專項貸”,并著手貸前調查工作。
“這筆貸款,讓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候能夠有充裕的資金研發新興技術,向尿毒癥患者提供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支持?!敝芟壬榻B,福州農商銀行的200萬元“專精特新專項貸”,幫助該公司讓數以千計的尿毒癥患者獲益于“5G+尿毒癥居家智慧透析”項目,重新點亮生活的希望。
據了解,不少像這家醫療器械公司一樣的新質生產力代表企業,雖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與創新能力,但往往面臨研發投入高、資金需求大、缺乏抵質押物等難題,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
福州農商銀行聚焦專精特新企業的融資難點,為其“量身定制”了“專精特新專項貸”“科技貸”等專項貸款產品,額度高、利率低、擔保方式新,有力支持企業日常經營、科技研發、技術升級等。
與此同時,漳州農商銀行聚焦漳州大健康、新能源等“三大三新”產業集群,圍繞其融資、融智、融信需求,為科創企業提供“全鏈條”金融服務支撐,助力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該行制定了《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全方位開展“大走訪”“網格化營銷”,梳理形成“惠企政策清單”,先后推出“助業貸”“技改貸”“銀政通”“票據質押”等系列融資產品,提供企業開戶、工資代發、跨境金融等“一攬子”金融服務,不僅服務于科技創新的全鏈條,也覆蓋了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構建了極具“農商特色”的科創服務新生態。
向“新”而行,福建農信持續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
截至2024年6月末,福建農信服務高新技術企業1608戶,貸款余額86.13億元,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998戶,貸款余額44.71億元;服務專精特新企業324戶,貸款余額26.44億元,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壯大注入了強勁的“金融動能”。
做優綠色金融
為“雙碳”目標保駕護航
生機盎然,綠意正濃,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徐徐展開。
福建,是全國最“綠”的省份,也是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森林覆蓋率長期領跑全國,全省植被生態質量指數和生態文明指數均居全國第一。
如何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在“閩中明珠”尤溪縣,我們看到了以金融之筆“點綠成金”的農信樣本。
“聽說尤溪農信聯社為我們推出了‘林股貸’,我們很高興,但是有些擔憂:手續會不會很復雜?要不要往農信社跑好幾趟?需不需要找擔保人?”尤溪縣上源村金源林業專業合作社成員、林下菌菇種植戶劉大哥心里曾有這樣的顧慮。
然而,一切顧慮,都在尤溪農信聯社金融助理上門服務的那一刻打消了。
由于合作造林前期投入大、資金回籠周期長等原因,許多林農資金不足問題日益突出。尤溪農信聯社把握住福建農信“福農綜合服務平臺”上線的有利契機,與尤溪縣林業局、金源林業專業合作社簽訂三方業務合作協議,依托福農綜合服務平臺股權質押系統,面向該合作社全體社員創新推出林業股權質押貸款——林股貸,合作社的林農只需憑借手中的林業股權證,即可方便快捷地從信用社獲得一筆周期長、利率低的貸款,解決生產經營資金短缺難題。
為了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便利性,助推林業“股權”變“資金”,尤溪農信聯社組織金融助理開展整村授信服務,為持有股權的村民挨家挨戶上門服務,建立“林股貸”授信白名單,打開綠色服務通道,快審快批。
“不用找擔保人,頭一天金融助理小黃來了一趟,第二天20萬元貸款就到賬了,菌棒、肥料錢都有啦?!眲⒋蟾缈粗掷锏墓蓹嘧C,笑得合不攏嘴。
在積極助力山美民富的同時,福建農信還創新金融產品服務,引導綠色低碳的生活、生產方式。
在因“森林生態銀行”運行機制而聞名全國的順昌縣,順昌農信聯社在綠色金融和消費支付上雙線延展,通過與國有林場“一元碳匯”小程序打通支付通道,客戶在小程序上購買碳匯,享受特定商戶優惠券,還可抵消在消費活動中產生的碳排放,同時配合“一分錢”乘公交、“二元打車”等活動不斷延伸綠色消費新場景鏈路。
在“全國林改第一縣”武平,武平農信聯社全省首創“碳金卡”,以居民(含農戶、個體工商戶)碳積分作為核定貸款額度和利率的主要依據,為轄內市民提供用于滿足生產經營和個人消費等需求的普惠型信貸。
據悉,“碳金卡”依托武平縣大數據服務中心在“i武平”政務生活服務平臺開發的碳減排量數據采集和核算功能,對接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節能消費、清潔能源、減碳公益五大版塊的“碳積分”數據,實現碳減排數據共享和積分轉換,讓市民享受“低碳紅利”。
守護綠水青山,收獲“金山銀山”。
截至2024年6月末,福建農信綠色信貸余額超660億元,服務各類市場主體超26萬戶,為推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雙碳”目標保駕護航。
深耕普惠金融
為民生發展雪中送炭
“我是銀耳大叔”“我是銀耳姐姐”……打開古田縣網紅達人“銀耳姐姐”張家巧的社交平臺,一條條夫妻倆合拍的銀耳宣傳短視頻輕松幽默。
不僅拍攝短視頻“吸粉”,“銀耳姐姐”和“銀耳大叔”還在短視頻平臺搭檔直播,銷售其創建的寧德晟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凍干銀耳羹,目前已累計直播帶貨750多場,最多有一千多人同時在線觀看直播,每年直播帶貨的銷售額近3000萬元。
由一位種植銀耳的“菌姑”,華麗變身為“網紅帶貨達人”,這背后,既有張家巧與丈夫返鄉創業的情懷和努力,也有其女兒的啟發和鼓勵,更離不開古田農信聯社的金融助力。
“傳統銀耳羹熬制時間長,上班族很難便利享用,深加工的凍干銀耳羹解決了這個痛點?!薄般y耳姐姐”張家巧介紹,一套凍干設備需要400多萬元,在公司急需資金支持的時候,古田農信聯社通過“銀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為合作社授信400萬元,解決了產業升級資金的燃眉之急,也幫助合作社社員邁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像晟農農業這樣的農業產業化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促進農業現代化、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力量。
古田農信聯社深耕“中國食用菌之都”特色產業,積極構建“鄉村振興市場共同體”,攜手當地黨委政府、相關部門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對接工作,依托福建農信“福農綜合服務平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管理及信用分級評價系統,通過“現場+非現場”走訪調研模式,形成“關鍵人+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公司型成熟專業合作社”四大類信用評定標準,讓精準服務惠及更多新農主體和農戶。
目前,古田農信聯社已完成1770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錄入建檔評級工作,評定30家示范新農主體,實現在線授信業務747戶、金額近4億元,發放新農主體及其社員貸款2190戶、金額5.91億元。
在全國唯一對臺綜合實驗區、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前沿——平潭,臺胞已成為推動平潭綜合實驗區開發建設的重要“新市民”群體,也享受到了福建農信方便快捷的普惠金融服務。
平潭農商銀行在創建“臺胞臺企金融服務示范網點”,為臺胞提供便捷、高效的專屬金融服務的同時,創新推出為臺胞臺企“量身定制”的信貸產品,目前已累計發放臺胞創保貸、“臺胞誠信閃貸”、臺企快服貸、臺胞按揭貸款等多項專屬貸款101筆2881萬元。其中,發放了福建省首筆臺胞數字人民幣貸款30萬元,實現了數字人民幣在臺胞貸款領域的運用;發放了福建省首筆臺胞居住證貸款20萬元,在金融領域實現了臺灣居民居住證與大陸居民身份證社會面應用同等便利。
放眼福建全省,福建農信深入實施“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戰略工程,構建共享與普惠的“鄉村振興市場共同體”,匯聚了更加強大的鄉村振興力量,讓普惠服務惠及千家萬戶。
福建農信持續深化涉農部門合作,與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發文創新推廣“福農·農田貸”“福農·農機貸”等專項貸款產品,助力推進農田建設和強化現代農業科技裝備支撐;與省林業局聯合發文共同推廣“福林”金融服務品牌;與省文旅廳聯合開展福建農信助推文旅經濟發展行動,助推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
同時,福建農信持續加強金融助理、金融指導員隊伍建設,派駐金融助理6351名、聘任鄉村振興信息員4699名,推動4459名金融助理受聘為鄉村振興金融指導員,覆蓋全省17096個行政村及社區,還因地制宜打造了232個集金融、政務、電商、物流、民生“五位一體”的“普惠金融·福農驛站”,讓多部門、多站點的鄉村振興政策、資源直達農村、社區的“神經末梢”。
布局養老金融
為銀發經濟賦能添彩
舞蹈室內,身著旗袍的專業舞蹈老師正為幾位阿姨示范這次舞蹈課的幾個關鍵動作和舞蹈要領;
活動室里,十多位叔叔阿姨揮動手中的剪刀、膠水、毛筆,制作著精美的花草書法扇……
這些并不是老年大學里的課程,而是莆田農商銀行“夕陽紅主題銀行”為老年人開設的免費特色活動。
“這里環境太好了,活動又多,可以學跳舞、做紅團、做扇子,很有趣的?!币晃粍倓偨Y束花草書法扇DIY活動的阿姨感嘆道:“農商銀行真是我們老年人活動的好地方?!?/p>
據了解,在莆田農商銀行旗下的“夕陽紅主題銀行”和兩家社區銀行,老年客戶可以參加舞蹈課、棋藝課、書法課、養生課、手工課等20多項豐富多彩的趣味活動。此外,該行為老年客群量身定制了金融產品、財商課程和防金融詐騙知識講座,提升銀發客群的金融素養和防詐反詐能力。
圍繞“適老”“親老”服務理念,莆田農商銀行還優化服務流程、改善服務設施、提升服務體驗,推進網點適老化改造。該行在網點配備大字版點鈔機、無障礙通道、老人愛心專座,以及血壓測量儀、急救箱等物品;開設“老人優先”服務專柜,增設10個網點受理“敬老卡”業務,引導電話預約錯峰辦卡;增開臨時窗口受理社保資金、養老金領取等階段性集中辦理業務;變自主填單為口述報單,變手工簽字為指紋確認,提升服務效率。
對于不便來網點現場辦理業務的高齡老人、失能老人、生病老人等特殊老年群體,該行更是組建了一支“荔枝紅”金融服務隊,在接到預約后攜帶便攜設備、移動終端上門服務,近三年來累計開展上門服務1000余次。
無獨有偶。石獅農商銀行創新推出了“幸福99”養老金融服務品牌,通過“九個一”,即:創新一套“敬老金”禮儀存單金融產品、探索一套適老服務舉措、推出一個敬老活動日(每月19日)、攜手養老機構和社區鄰里中心構建一個敬老服務圈、打造一個“幸福99”專屬服務品牌計劃、推出一系列長者專屬活動、打造一支長者專屬宣講隊、成立一個“幸福99”專屬俱樂部、定制一張可以兌換好禮的積分卡,打造特色化、專業化、個性化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
金融賦能美好生活,守護“最美夕陽紅”。
長期以來,福建農信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按照老年客戶使用習慣,推出“鄉村版”和“敬老版”手機銀行,通過“放大鏡”“小喇叭”等特色功能,以及主頁突出顯示老年客戶常用的查詢、轉賬、生活服務等方式,讓老年客戶“看得清、看得懂、用得好”?!靶∑聊弧奔耐小按箨P懷”。截至2024年6月末,福建農信手機銀行用戶已達1485.4萬戶。
擁抱數字金融
為數字福建添磚加瓦
上線一個多月以來,授信戶數超3100戶,授信金額近7.6億元——這是福建農信(泉州)科創中心首款數字金融產品“泉數貸”的首份亮麗“成績單”。
近年來,福建農信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2024年新年伊始,在泉州地區先行先試設立了區域科創中心——福建農信(泉州)科創中心。
此后,在泉州市數字辦的大力支持下,福建農信充分發揮“省市縣”三級聯動機制優勢,通過敏捷反應快速創新,在泉州地區8家行社推出“政務數據+普惠金融”融合的數字金融產品“泉數貸”,通過數據互通、信息共享,發揮數據要素在客戶畫像、產品配置、風險防控、風險定價中的作用,實現貸款線上申請、網格觸達、高效辦理,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和便捷性。
與此同時,在福建省農信聯社的指導下,福建農信各行社積極推動業務與科技深度融合,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為客戶提供覆蓋多個場景的“指尖”金融服務。
例如,泉州農商銀行按照“前臺輕量化+中臺系統化+后臺數字化”理念,開發“金融數智云業務管理平臺”,搭建網格化金融服務系統,對客戶業務維護、信貸評價等進行全方位管理,前端實現客戶精準觸達,中臺進行客戶畫像分析,結合“數字+產品”實現精準獲客;此外,以微金融服務為切入點,依托微信小程序打造“智能伙伴”服務前端,搭建“客戶+客戶經理”交互式線上服務平臺,完成客戶產品推介、咨詢答疑、營銷進件、權益活客等交互式服務;同時,打造多場景生態圈,為C端客戶提供支付繳費、交通出行、購物消費、金融理財等數字化服務,為B端客戶提供線上收單、云繳費、交易數據管理等結算服務。截至2024年3月末,該行收單商戶數近2.63萬戶,收單商戶累計交易筆數超1700萬筆,交易金額近29億元。
廈門農商銀行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優化農村地區信用環境,提升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可得性,打造了農村信用積分系統,結合村民的財產、生產、經營、信用、行為等多維度數據,綜合評價信用情況,并給予相應的預授信額度,很大程度解決了首貸戶由于沒有征信記錄難以獲得貸款的問題。目前,該系統平臺已在廈門市同安區五顯鎮的后塘、上厝、布塘等村落地,服務注冊用戶約2000人。
……
擁抱變革、發力創新,福建農信走好差異化、特色化的數字化轉型之路,持續為數字福建建設添磚加瓦。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福建農信研發建設的集農村三資管理、農業農村產業、農村要素流轉、產權制度改革、鄉村治理服務、農村數智監管等六大系統于一體的農業農村數字化管理及金融服務平臺——福農綜合服務平臺的應用已覆蓋全省超三分之二的縣區。其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管理及信用分級評價系統服務實現全省各縣區全覆蓋,累計完成7.87萬戶新農主體線上化建檔,7.5萬戶新農主體在線評級。福農綜合服務平臺獲評“2022年度福建省十大金融創新項目”二類項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管理及信用分級評價試點”案例入選農業農村部2022年地方金融支農十大典型案例。
結語: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縱覽八閩大地,福建農信在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過程中,也實現了自身的高質量轉型發展。
截至2024年6月末,福建農信總資產已達13450億元,各項存款余額超萬億元,各項貸款余額達7500億元;存貸比超70%,奮力推進“金融強省”建設的農信力量不斷增強。